汝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| 组织民众奔赴抗战前线
2022-02-16 10:22:39
来源: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| 编辑:朱宇燕 |
1937年底,张治中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期间,在中共的影响下,实施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改革措施。张治中效仿共产党组织民众、训练民众的方法,成立了湖南省民众抗日自卫团,亲自兼任团长,并要求各市、县、区、镇、乡、村也建立相应的民众训练机构。1937年12月20日,省政府在长沙举办了湖南省民训干部训练班,汝城籍在外学生范旦宇、何大群、郭力军、朱秋等参加了省民训干部训练班学习。受训半个月后,被任命为民训指导员或训练员,派回汝城从事抗日救亡工作。他们回县后,配合汝城党组织,发动爱国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,组织汝城民众进行训练,大力培养民众骨干。在活动中,何大群、郭力军、朱秋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成为这一时期汝城地方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。其间,督促县长凌惕渊召开了汝城县抗敌誓师会。范旦宇起草了《告全县人民书》,提出了四项主张:1.及龄壮丁,踊跃应征,以听政府调遣;2.贡献个人财力,以解国家急难;3.肃清内奸,以绝敌人耳目;4.维持地方秩序,以固后方安全。大会选举成立了以凌惕渊为主任的汝城县抗敌后援会。1938年上半年,县成立了民众训练总队,各乡也分别成立了民众训练队,在启明学校、储能学校、津泰乡、文明乡等地分期分批培训青年,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,为前线不断输送人才。11月,成立了汝城县民众抗日自卫团,举办教导队训练班,培养教练骨干。然后分赴全县各地,组织青年学习军事知识,训练军事生活,早上出操,晚上点名,还演习集合、追击敌人、投掷手榴弹等。1939年3月,南昌会战后,第九战区兵员损失严重。为补充兵员,汝城每月征兵员额从161名增至322名,汝城青年纷纷应征入伍,分赴前方抗战。
责编:朱宇燕
来源: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